股东、董事长、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监事;
部门总监、经理;
首席人才官、人力资源部总监、经理;
财务总监、经理等。
一、什么是阿米巴经营?
1.认识阿米巴
2.阿米巴经营形式的两个方面
1)第一:“大企业做小,小企业做活”
2)第二:阿米巴经营哲学
二、阿米巴经营的三个目的
1.确立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
2.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
1)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2)每一位员工都是主角,阿米巴能为企业带来:
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
以核算作为衡量员工贡献的重要指标,培养员工的目标意识
实行高度透明的经营
实现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
财务数据日清日结,日清日高
实现各部门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培养领导人
三、为什么阿米巴经营模式没有被大范围应用?
稻盛和夫:中国企业误解了我的所谓“管理秘诀”
1.员工素质的差异
2.企业文化的差异
3.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
4.经营会计问题
5.内部定价问题
华为为什么选择的是责任中心,而不是阿米巴模式?
金蝶公司阿米巴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终结科层制,自发式组织的兴起
1.科层制为何如此难以根除?
2.科层制组织的骨感现实
3.终结科层制:海尔开启管理的“下一个世代”
“毁掉”海尔
海尔自革命
从小米、海尔、红领学扁平化组织结构:简化流程、快速决策
4.组织变革——面向以用户主导企业为重要特征的互联网时代
从“小微”看海尔的平台化转型
四个“新词”理解海尔变革
5.“京瓷阿米巴经营模式”和“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区别
五、海尔网略化战略阶段对模式创新的探索
1.海尔集团的战略与组织发展
1)五个战略阶段
2)组织改革阶段:“自主经营体”、“利共体”和“小微”
2.企业自我颠覆中寻找创新动力,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管理理念带来3 大冲击
3.企业的颠覆:企业平台化(共创共赢)
4.工厂的颠覆:用户个性化
5.用户的颠覆:从购买者到交互体验者
6.员工的颠覆:员工创客化
7.机制的颠覆:从管控型组织转型成投资驱动的平台,员工从企业付薪转型为用户付薪。
8.合作方角度的颠覆:从博弈方到利益相关方
六、海尔平台组织小微实践探索
1.创业小微
1)企业内部孵化
2)脱离母体孵化
3)社会化团队创业
4)在校大学生创业
2.转型小微
1)用户评价付薪
2)对赌上市公司股权
3.生态小微
1)“断奶”机制+创业分成机制
2)在线资源对赌分享机制
七、海尔支持平台组织的“按单聚散”人力资源体系探索
1.创业加速平台
2.人力资源体系的颠覆
3.海尔人力资源体系的前提:单
4.世界就是我们的人力资源部
八、普惠性减税下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1.社保新政下的“合伙人计划”
2.合伙人制度全解析
3.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是如何缴纳的?
4.高工资人群的节税方案
5.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
小微企业普惠性所得税优惠
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
小微企业“六税两附加”减征优惠
案例解析:纳税额300万,四种纳税方式分别是20.4万元、127.92万元、130.784万元、30.94万元,怎样做到?
九、人力资源进入人才运营时代
1.人力资源发展的五个阶段
1)劳资管理阶段
2)人事管理阶段
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4)人力资源运营阶段
5)人力资本运营阶段
华为本质上是一家人才运营型企业
2.从雇佣制到合伙制,人力资源进入人才运营时代
1)外包用工持续发展,将诞生“总包+分包+灵活用工”的新物种。
2)组织裂变,“大”做“小”,弱化雇佣基于结果的“内创业”合伙模式,将由个案变成主流。
3)人力资源、财务平台化运作,由职能转型经营推动组织重启与内创业,服务小微,是必由之路。
3.用新的思维呼唤变革期的人才管理模式升级与创新
1)从人力资源管理到人力/人才 4P 框架
2)人才运营时代的主要特征
a)个性发展
b)自我驱动
c)产品属性
d)客户导向
e)盈利为先
f)数据驱动
结语:
新经济更加突出员工个体,组织的成功比工业时代都更依赖于每一个员工的创造力所形成的运营能力,而具备运营能力创造独特价值的人力资源便是脱颖而出的人才。
梁伟权老师
中国劳资关系研究院院长
凤凰网华人讲堂•劳资领域风云人物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中国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客座教授
全球商业智慧共享及实战互助平台•师董会导师
珠三角劳动法务与人力资源联谊会执行会长
广州培训师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重庆HR私董会副会长
中国人事法务协会高级顾问
梁伟权导师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及劳动法务实战经验的企业HR法律顾问;以其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参加过被誉为“黄埔四期”的由国家经委、团中央举办的第四期全国优秀青年厂长(经理)企业管理研究班,曾在政府机关担任处级干部, 以职业经理人身份担任过3个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总裁助理、常务副总、总经理的管理工作;宏观意识强,具前瞻性和全局性,考虑问题,方案设计很全面,亲自为多家大型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治理及重组并购等提供专业方案及指导实施,并受聘为独立董事,以抓专业的角度推动公司治理结构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期为企业转型提供管理提升咨询(在企业发展规划、集团管控模式咨询、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内部控制设计、企业文化咨询、人力资源规划、中高层管理者激励、员工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员工职业发展体系设计、客户关系管理咨询等方面成绩卓著);成功服务过多个转型时期的企业,对企业内部管理非常熟悉和专业,具有十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项目驾驭能力,为将人力资源规范整合在中国公司的推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人力资源管理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和资源。
入选《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中国骄傲•共和国功勋专家》、《中国当代人力资源》、《感动中国--时代杰出新闻人物》、《东方之子》及《辉煌三十年—中国改革功勋先锋人物》。
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太原电视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花都电台和《每日经济新闻》、《广州日报》、《新快报》、《赢未来》、《人力资源》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提出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理解偏差,特别对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参与协调的想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引起业界广泛关注。